10月23日,湘閩贛三省主流媒體老區行採訪組走進廈門破獄鬥爭舊址。
  本報記者 攝
  本報記者 李軍 曾楚禹
  福建日報記者 林世雄
  到了廈門,鼓浪嶼是必看的地方。10月23日,湘閩贛三省主流媒體老區行採訪組登上海拔98米的鼓浪嶼日光岩,碧水藍天,海風習習,如畫風景盡收眼底。有人說,這是一個美得讓人心醉的地方,也有人說,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那遍佈全島的榕樹,那空氣里飄著鹹鹹的海的味道,那樣式各異的建築,仿佛渾然天成的大展館,讓人流連忘返。
  52歲的臺灣屏東人洪明章說,14年前,當他登上鼓浪嶼的那一刻起,一眼就認定這是他的夢想之地。2000年,洪明章一路西進來到廈門,追尋他的旅游事業夢。“那時候鼓浪嶼每年游客接待才一兩百萬人次,到現在每年近2000萬的游客接待量,鼓浪嶼旅游呈現幾何級數增長。”伴隨鼓浪嶼旅游業的爆髮式增長,洪明章也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他位於永春路14號的黑貓餐廳,天天賓客滿座,月營業額達20多萬元。他創辦的“海峽兩岸博物館”,兩岸民俗物品琳琅滿目,僅老式打字機,就有100多種。他費盡心思搜尋到1908年閩浙總督招待美國艦隊的菜單,成為食客必點的招牌菜。從14年前帶夢來到鼓浪嶼,到今天擁有億萬資產,愛玩好玩會玩的“玩童”洪明章成為在廈門成功的台商之一。
  台商洪明章在廈門的夢想成真,是廈門與臺灣交流融合逐漸深入的一個縮影。廈門經濟特區成立之初,賦予它的一個特別的使命就是加強兩岸融合交流。今天,已經走過34個年頭的廈門經濟特區正成為兩岸交融的橋頭堡。10月24日在廈門開幕的第七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參展的1583家企業中,臺灣參展企業將達657家,覆蓋臺灣地區的各個縣市。
  在繁忙的五通廈金客運碼頭,絡繹不絕往來於兩岸的同胞,見證的是兩岸通行日益暢通帶來的便利和幸福。今年2月,廈金航線載客量突破千萬人次,作為海峽兩岸直接往來有破冰之舉的兩岸“小三通”,正成為當之無愧的兩岸往來“黃金通道”。“早晨出發,中午就能到,還能回家吃個午飯。”在不少經常往返台廈兩地的台胞眼中,“小三通”的意義單純美好——讓回家變得簡單,也讓生活變得幸福。
  如果說廈門遍佈城市的綠意為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增添幸福指數的話,流淌在廈門人血脈中的“紅色”,成為激勵廈門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精神源泉。
  83歲的廈門大學革命史研究專家陳炳三對廈門那段紅色歲月如數家珍:1926年2月,在廈門大學囊螢樓成立的中共廈門大學黨支部,成為福建省第一個黨支部,革命的火種從這裡點燃,並向閩西南地區蓬勃發展。“可以說,廈門是整個福建地區革命的策源地和播種機。”陳炳三說。
  1930年5月25日,為營救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的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中共福建省委發動震驚海內外的廈門破獄鬥爭,在福建黨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這鮮紅的底色,在革命戰爭年代激勵廈門人為革命成功和新中國的成立拋灑熱血,在今天,激勵廈門勇於創新,高歌猛進,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館長陳建標說。
  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見證了廈門發展的鏗鏘足音。這個在廈門成立特區之初還是個小漁村的地方,如今已是車水馬龍的鬧市。同樣當年是漁村的廈門破獄鬥爭舊址,周圍高樓林立,成為城市的繁華地帶。
  從當年2.5平方公里的小漁村髮端,到今天的發達大都市,廈門一路歡歌,駛向更遠的深藍。(本報廈門10月23日電)  (原標題:紅色廈門 腳步鏗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n25fnpp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